初中物理制作简易电动机的核心步骤如下,结合权威信息整理为以下要点:
一、材料准备
- 电池(1.5V干电池)、漆包线、铜片/铁片、磁铁(钕磁铁或普通磁铁)、绝缘胶带、剪刀、砂纸等。
辅助工具
- 回形针、小钩、小纸筒/塑料筒等。
二、制作步骤
线圈制作
- 将漆包线绕在小纸筒或塑料筒上,绕10-15圈后剪断,形成长方形线圈。
- 用砂纸打磨线圈一端漆(全刮)和另一端半侧漆,形成“换向器”效果,使电流周期性导通与断开。
支架搭建
- 用回形针或铁钉制作支架,将线圈两端搭在回形针上,确保与电池正负极接触良好。
磁铁安装
- 将磁铁叠放于电池两侧,磁极相对(如N极对N极),并固定在底板或支架上。
组装与测试
- 将线圈放入支架,确保与磁铁之间有适当间隙(约1-2cm)。
- 通电后观察转子(铜环)旋转,通过改变磁极方向或电池极性可调节旋转方向。
三、关键原理
安培力作用: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安培力)使线圈转动,形成持续旋转的电动机。 换向器效果
四、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大小的线圈和磁铁,避免接触不良或摩擦过大。
仅允许短时间通电,防止烫伤。
通过以上步骤,可制作出简易电动机,用于演示电磁感应和电流方向对转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