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经纬度需掌握方向、分界线及读图方法,具体如下:
一、经纬度基本概念
- 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极点。 - 东经(E):向东度数增大;西经(W):向西度数增大。
纬线
- 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为0°纬线。 - 北纬(N):向北度数增大;南纬(S):向南度数增大。
二、分界线判断
半球分界
- 赤道(0°纬线):南北半球分界线。 - 0°经线与180°经线:东西半球分界线(实际分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
纬度分界
- 30°N/S:低、中纬度分界线。 - 60°N/S:中、高纬度分界线。 - 90°N/S:极点(北极、南极)。
三、读图方法(五步曲)
判形状
- 纬线为横线(指示东西),经线为竖线(指示南北)。
判方向
- 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地图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
判大小与方向
- 数字越大,纬度越高(北纬越大越靠北,南纬越大越靠南);经度数值变化方向与标注方向一致(东经向东增,西经向西减)。
写字母与读数
- 按箭头方向标注N/S/E/W,并读出具体数值。
四、易错点提示
经度方向: 易混淆“东经西减”,需结合标注方向判断。- 半球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