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类艺考的初试、复试和三试内容因专业方向差异较大,以下是综合整理:
一、初试内容
- 考试科目:文学、历史、哲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部分院校要求)
- 考试形式:笔试,内容覆盖基础文化知识,难度适中。
专业素养基础测试
(部分院校需参加)- 考试科目:广播电视节目分析、影视基础知识等
- 考试形式:笔试,要求考生分析节目主题、结构等。
二、复试内容
文化基础考核(笔试)
- 考试科目:文学、历史、哲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部分院校要求)
-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察文化素质,部分院校可能结合高中课程。
专业能力考核(面试或笔试)
- 播音主持方向: 自我介绍、自备稿件播读、指定稿件播读、即兴评述或新闻评论 - 戏剧影视表演方向
- 其他方向:可能包括编讲故事、视听语言分析等。
三、三试内容
- 播音主持方向:
更高级别的即兴评述、新闻评论或主持小栏目
- 戏剧影视表演方向:表演难度提升(如即兴表演)、形体与台词的综合运用
- 其他方向:可能涉及影视分析、节目设计等。
- 考试内容:即兴演讲(如东京大学校长演讲题)、口试(常识性或专业问题)
- 考试要求:展示思维逻辑、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其他注意事项
部分院校差异:
如中国传媒大学部分专业(如播音主持)的复试包含自我介绍、即兴评述等,而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则侧重声乐、表演;北影等院校的复试可能包含集体小品表演。
备考建议:考生需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的具体考试大纲,加强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训练,尤其是即兴表达和才艺展示部分。
以上内容综合了多所高校的考试形式,具体以目标院校官方发布的考纲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