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四大专项”的具体内容,根据不同的政策背景和实施领域,存在多种解释。以下是综合整理后的主要类型及示例:
一、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专项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 关注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关闭禁养区违规养殖场,推进标准化改造,2017年完成40家规模化养殖场改造。
- 推广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养殖模式,控制生猪年出栏总量100万头以内。
化肥与农药减量行动
- 推广绿肥、有机肥及新型肥料,减少化肥使用量,2017年种植绿肥22万亩。
-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200万亩次,推广高效低毒农药,降低农药使用量。
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防治
- 建立土壤污染监测体系,推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支持土壤修复试点。
二、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升级专项
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产业化
- 支持畜禽疫苗、新型饲料、高效生物肥料及农药的产业化,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
种子安全与质量保障
- 开展种子企业抽查、市场联查及质量普查,打击套牌侵权、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保障种业生态安全。
特色产业培育与园区建设
- 推进果茶药渔等特色产业提质,培育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支持农机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
三、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专项
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
- 举办2684场次培训班,培训78万人,推广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绿色防控。
农业信息化与科普教育
- 开展农业科技“百日行动”,制作700余部科普作品,举办10万余人次线上竞赛,提升农民科学素质。
四、农业综合补贴与政策支持专项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 补贴种地农民,支持设施农业用地建设,取消抛荒耕地次年补贴资格。
农机购置补贴
- 推广智能农机,实行“先购后补”,重点支持播种机、联合收获机等设备。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助
- 补贴种植主体成本,鼓励规模化种植技术推广。
以上内容综合了生态保护、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及政策支持四个维度,具体实施时需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调整。如需更精准的某项专项内容,建议补充具体政策文件或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