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3+1+2”改革方案的核心内容如下:
一、考试科目设置
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采用全国统一高考卷,数学不分文理科。
选择性考试科目
- "1"选考科目: 考生在物理、历史中选择1门,满分100分。 - "2"选考科目
- 总分750分,其中“3”(语数外)+“1”(物理/历史)=550分(卷面分),“2”(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200分(等级分)。
二、考试时间安排
夏季高考:
2023-2025年每年6月7-8日,用于本科高校招生。
春季高考:2023-2025年每年3月6-7日,用于高职院校招生。
三、录取模式
- 本科高校以夏季高考成绩为主,高职院校以春季高考成绩为主,两者录取标准分开。
- 本科录取采用“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高职录取参考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
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 部分高校在录取时将参考学生的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含思想品德、社会实践等5方面)。
四、选科策略建议
科目组合特点
- 共有12种选科组合(物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
- 建议结合职业规划、学科兴趣和高校专业要求选择,例如理工科倾向选物理+化学/生物,人文社科倾向选历史+政治。
时间管理
- 需合理分配复习时间,确保各科目均衡备考,尤其要重视等级赋分制的备考策略。
五、其他关键点
等级赋分规则: 再选科目成绩按A、B、C、D、E5个等级赋分,具体分值区间未明确提及。 改革目标
以上信息综合了2019-2024年官方文件及最新政策解读,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