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考以高竞争、高难度和灵活模式为显著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一、考试模式与时间
"3+1+2"模式:语文、数学、外语为全国统一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中选1科,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2科。
考试时间:每年6月7-9日进行,科目安排科学合理,例如数学120分钟,外语听说考试另行安排。
二、竞争压力
考生基数庞大:2024年报名人数约76.8万,实际应考72万,竞争强度居全国前列。
优质资源有限:985高校仅中大、华工两所,录取率低至3.5%,导致考生需通过高分“干掉千人”。
三、试卷难度
全国卷为主:2025年仍使用新高考Ⅰ卷,题型灵活,考查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难度较往年上升。
高频考点覆盖广:物理、数学、化学等科目常考高频知识点,对基础和思维能力要求高。
四、录取政策
等级评分制: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录取时综合考虑分数、位次及志愿匹配度。
平行志愿组设置:物理、历史考生分别设45个志愿组,每个组含6个专业志愿和1个调剂选项。
五、社会影响
政策吸引力:非广东户籍考生可通过居住年限等条件报考,缓解本地竞争压力。
考生心态:因竞争激烈,考生普遍认为“地狱模式”明显,需具备长期备考和心理调适能力。
综上,广东高考通过高基数、高难度和灵活模式,考验考生的综合实力与心理素质,录取竞争尤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