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水利大省,这一结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一、基础条件与资源优势
地理特征
四川省拥有长江、金沙江、岷江等1368条百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黄河上游的重要补给区,具备得天独厚的水资源禀赋。
水资源量
全省年均水资源总量达256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二位,为大规模水利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政策规划与投资力度
战略目标
四川省自2007年起启动“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等重大工程,2020年提出建设“水利强省”目标,并计划到2025年基本形成现代水网格局,持续稳定水利投入超800亿元。
投资规模
- 2007-2012年累计投资超1500亿元,是“十一五”规划的7.5倍;
- 2021-2023年投资近翻番,2023年突破600亿元。
三、工程成就与效益
基础设施完善
截至2024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26万处,包括11座大型水库、184座中型水库及7814座小型水库,总蓄引提水能力351亿立方米,覆盖4500万亩耕地。
生态与防灾能力提升
- 2024年全省20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8%,长江黄河干流水质稳定在Ⅱ类;
- 通过治理水土流失13万余平方公里,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四、历史积淀与文化特色
四川治水历史可概括为“变水害为水利”,历代治蜀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治水文化。2024年,3个集体、8名个人获全国水利系统表彰,进一步体现了其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突出贡献。
综上,四川凭借丰富的水资源、持续的政策投入、显著的工程成效及深厚的治水文化,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水利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