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历解惑 考研资讯 大非川失败是谁的错

大非川失败是谁的错

发布时间:2025-05-13 13:18:46

大非川之战的失败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责任方包括:

一、直接军事失败原因

大非川失败是谁的错

将领不合与指挥失误

- 副将郭侍封违抗军令,擅自率部轻敌冒进,导致唐军在乌海被吐蕃20万大军伏击,全军覆没。 - 薛仁贵虽勇猛,但作为主帅缺乏统帅能力,未能有效控制郭侍封,且战略判断失误(如未料到吐蕃援军规模)。

兵力悬殊与后勤崩溃

- 唐军仅10万,而吐蕃最终集结40万兵力,且郭侍封失守乌海后,唐军失去粮草补给,战斗力严重削弱。

大非川失败是谁的错

二、战略与制度层面原因

唐高宗的用人失误

- 任命经验不足的薛仁贵为主将,且未充分信任其能力,导致指挥体系出现严重问题。 - 战败后,唐高宗因急于求成,对三人“免死除名”,进一步削弱了军心和指挥链的稳定性。

军事战略不当

- 薛仁贵擅长的快速突击战术在此战中失效,因未考虑高原环境对军力的影响,且对地形判断失误(如乌海地势毒气弥漫)。

大非川失败是谁的错

三、历史影响与争议

该战成为唐朝开国以来最大的对外失败,打破了“唐军无敌”的神话,使吐蕃成为与大唐抗衡的强敌。

薛仁贵虽因战败被贬,但后世仍认可其个人战功,其军事理念在前期战役中仍具有效性。

总结:

大非川之战的失败是将领失职、战略误判与制度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包含个体责任,也反映当时唐朝军事体系对高原作战的不足。

温馨提示:
本文【大非川失败是谁的错】由作者 雨后彩虹 提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学习笔 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All Right Reserved
粤ICP备1505356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