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模式经历了多次改革,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1994-1999年“3+2”模式
科目设置: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每科150分;考生需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门课中任选两门(文科限政治/历史,理科限物理/化学)。
分值结构:总分为480分(未实行等级赋分)。
二、2000-2001年“3+小综合”模式
科目调整:文科生需考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综合卷;理科生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综合卷。
分值结构:文科总分为450分(语文150+数学150+英语150),理科总分为450分。
三、2002年“3+大综合”模式
全面改革:首次实现文理科统一考试,考生需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九门课中的七门。
分值结构:总分为700分(未实行等级赋分)。
四、2003-2007年“3+1+1”模式
科目调整:考生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中任选两门(文科/理科不限)。
分值结构:总分为700分(未实行等级赋分)。
五、2008-2020年“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模式
科目调整: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文科必选历史,理科必选物理,剩余科目中任选一门。
分值结构:总分为750分(未实行等级赋分)。
六、2021年及以后“3+1+2”模式
现行模式:语文、数学、英语各150分;文科必选历史,理科必选物理;文科选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的两门,理科选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的两门。
分值结构:总分为750分,实行等级赋分(选考科目按比例计入总成绩)。
总结
江苏高考模式从1994年的“3+2”逐步演变为2021年后的“3+1+2”,体现了从文理科分科到综合评价的转变,旨在优化科目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