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改革自2018年启动,逐步完善为“3+1+2”模式,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一、考试科目设置
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采用全国卷,每科满分150分,总分为450分。
选择性考试科目
- 科目组合: 考生需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共6门科目。 - 分值规则
- 首选科目(物理/历史):满分100分,按原始分计入总分;
- 再选科目:满分100分,按等级分计入总分。
二、成绩构成与转换
综合成绩 = 统考科目450分 + 选择性考试科目200分 = 750分。
等级分转换
- 原始分按A(15%)、B(35%)、C(35%)、D(13%)、E(2%)五个等级划分,赋分区间为30-100分;
- 采用等比例转换法则,例如:
- 若某考生政治科目原始分75分,对应B等级(82-61分),则转换分约为80分。
三、考试时间与录取
考试时间
- 统考科目:每年6月进行;
- 选择性考试科目:2021年起与统考科目同期进行。
录取模式
- 分类录取: 按物理/历史科目类、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科目类分开计划、划线,采用平行志愿投档; - 参考依据
四、其他改革措施
学业水平考试
- 每年1月进行合格性考试,成绩长期有效;
- 2021年起增加1门专业考试(如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等),成绩计入综合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
- 建立全省统一电子平台,记录学生6年成长档案;
- 结果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占比约30%-40%。
高职分类考试
- 推进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2017年成为主渠道,2018年基本建成分类录取体系。
五、目标与意义
改革旨在扩大考生自主选择权,促进学科交叉与个性化发展,同时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推动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