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制度是自2018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模式,其核心特点为“3+1+2”分科体系,具体如下:
一、科目设置结构
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总分为450分。这三门科目对所有考生均需参加,且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选择性考试科目
考生需从物理、历史两门科目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科目(满分100分);
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科目中选择2门(每门满分100分)。 总计6门科目,但最终成绩仅计入4门(首选科目+2门再选科目)。
二、分数计算方式
原始分与等级赋分制
选择性考试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考生的原始分数按全省排名划分为不同等级,每个等级对应特定分数。例如,全省排名前10%的考生可能获得A等级(满分120分),中间30%为B等级(90分)等。
三、改革意义与特点
选科灵活性
考生可根据兴趣、职业规划及高校专业要求自主选择科目组合,例如:
- 文科倾向:历史+政治+地理
- 理科倾向:物理+化学+生物
- 跨学科组合:物理+地理+生物等。
录取优势
通过合理选科,考生可在优势科目上获得更高分数,提升总成绩竞争力。例如,数学基础较好的考生可选择物理+化学组合。
四、其他说明
考试时间: 每年6月7-8日进行,统一考试科目与全国高考同步; 录取规则
该模式旨在通过分科优化考生与高校专业的匹配度,同时体现学生个性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