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彩课程大纲的撰写需要结合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考核方式等要素,以下是一个综合性的框架示例: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工笔重彩(或重彩人物画/重彩山水画)
学分/学时:3学分(总学时54小时),其中理论36小时,实践18小时
适用专业:美术学、绘画专业
先修课程:工笔画临摹、水墨画临摹、书法
关联课程:写意花鸟、写意人物
二、教学目标
掌握工笔重彩的历史发展、工具材料及技法特点,理解传统与现代的重彩表现形式。
技能目标
熟练运用工笔重彩工具(如笔墨、颜料)进行人物/山水画创作,掌握勾线、设色、渲染等核心技法。
素养目标
培养对工笔重彩艺术美的感知能力,形成个性化创作风格。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理论基础(16学时)
重彩画概述
定义、特征及在中国画中的地位。
发展历程
从古代到现代的重彩画演变脉络。
工具与材料
介绍颜料(天然矿物色、高温结晶色等)、纸张、笔墨等材料特性及使用方法。
(二)技法训练(24学时)
基础技法
- 勾线:工笔人物/山水画的线条表现。
- 设色:色彩搭配与渲染技巧。
- 渲染:湿画法、干画法等技法。
综合应用
结合人物/山水元素进行技法练习,如人物仕女图、山水花鸟画。
(三)创作实践(12学时)
写生与临摹
临摹古代名作(如《韩熙载夜宴图》)及近现代作品,分析构图与技法。
主题创作
完成2-3幅主题作品(传统或当代风格),并撰写创作说明。
四、教学方法
讲授与示范: 结合多媒体演示与现场示范。 实践与反馈
考核方式:平时作业(30%)、期末考试(70%),侧重过程性评价。
五、参考资料与拓展
教材:《工笔重彩》(中央美术学院编)、《中国山水画技法》(段七丁编)。
拓展:研究当代工笔重彩创新技法,结合现代审美进行实验创作。
注意事项:
1. 根据实际教学条件调整学时分配,例如实验课程可增加实践操作时间。2. 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创作主题和风格方向。3. 结合数字化工具(如数位板、颜料调配软件)拓展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