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程大纲的通知需要明确说明修订背景、目标、要求及流程,确保相关教学活动有序进行。以下是一个综合模板,供参考:
关于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
一、修订背景与目标
为深入贯彻2023/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落实OBE教育理念,提升课程思政水平,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现对本科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全面修订。目标是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完善知识结构与能力培养路径,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修订原则
以毕业要求为反向设计依据,明确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强化课程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更新教学内容,引入前沿知识,设计综合性、研究性任务,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严格遵循学校教学大纲模板,确保格式规范、内容完整,文字表述科学准确。
三、修订范围
2023/202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课程(含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已有课程需根据培养方案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及考核方式。
四、具体要求
明确课程定位、知识技能要求及素养目标,采用行为动词描述可观测成果。
整合学科前沿知识,优化教学结构,突出重点与难点,补充案例与实践环节。
完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体系,确保考核指标与课程目标一致。
在课程简介、教学内容中挖掘思政元素,设计隐性课程思政活动。
使用统一模板,包含课程编码、名称、学分、学时等要素,文字表述规范。
五、工作流程
各院系成立课程建设小组,明确负责人及成员职责。
课程负责人根据要求撰写大纲初稿,经教研室审核后提交教学委员会审议。
组织教学单位交叉审核,重点检查目标-任务匹配度、内容科学性及思政融合情况。
根据审核意见调整完善,形成最终版本并备案。
六、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25年2月-3月):完成教学大纲修订初稿。
第二阶段(2025年4月-5月):开展交叉检查与修订完善。
第三阶段(2025年6月):全面审核通过并启用新大纲。
七、其他说明
未制定大纲的课程需限期补编,长期未使用的课程需评估后淘汰。
教学大纲修订需结合学科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请各教学单位高度重视,确保修订工作质量,以提升本科教学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