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证的填写需严格遵循规范流程,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以下是主要填写要点:
一、基本信息填写
- 包含工程名称、有限空间名称、作业等级、工程单位、供应商单位等基础信息。
- 特种作业证需填写证件编号,涉及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注明。
时间与地点
- 明确计划作业时间(开始与结束时间)、作业地点及范围。
二、危险源与安全措施
危险源辨识
- 列出固有危险源(如CO、缺氧、废水废气等)及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源。
- 需标注检测项目(如氧含量、爆炸物浓度、毒物浓度、PH值等)及接触限值。
隔离与防护措施
- 详细说明隔离措施(盲板数量、阀门关闭情况等)。
- 列出个体防护装备(空气呼吸器、防毒面罩等)及移动工器具要求(漏电保护器、防爆照明等)。
三、监护与审批流程
监护责任
- 明确监护人职责(全程监护、关键节点检查等),需双方签名确认。
- 特种作业需由具备资质人员负责监护。
审批与终结
- 由项目负责人、作业许可人(如分厂厂长)审批,作业终结需记录撤离时间、工具清理情况等。
四、注意事项
避免同一人担任作业负责人与监护人。
特种作业证件号需与身份证号关联填写。
动火作业需单独办理临时用电证,并明确作业内容。
总结:
作业证填写需覆盖从危险源分析到现场防护的全流程,确保信息准确、措施到位。不同作业类型(如受限空间、动火、高处作业)有具体模板,建议根据实际作业类型选择对应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