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中,班主任的核心职责包括会前准备、组织协调、内容呈现及会后跟进,具体工作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会前准备
制定计划
确定家长会主题、时间、地点及参与人员,分类安排全班性或针对性座谈会,确保内容切合实际。
资料准备
整理学生学习情况、行为表现等数据,制作汇报材料,并提前与科任教师沟通发言内容。
会场布置
营造整洁氛围,设置功能分区(如展示区、签到区),准备主题横幅、资料等,提升家长会专业感。
二、组织协调
流程把控
明确会议各环节顺序,包括学校领导致辞、班级情况介绍、科任教师发言、家长互动等,确保节奏流畅。
人员管理
确保家长、学生(非必要旁听)及教师按时参会,协调家长代表发言,促进家校互动。
三、内容呈现
全面汇报
汇总学生德智体美表现,展示班级管理成果(如纪律、活动参与),并反馈学生心理状态。
主题明确
围绕核心目标(如家校共育、学习方法),避免面面俱到,突出重点内容。
四、会后跟进
倾听反馈
鼓励家长提出建议和问题,耐心解答困惑,对合理建议积极采纳。
个别沟通
根据家长需求提供针对性支持,建立家校联系渠道(如家长委员会),巩固合作基础。
通过以上工作,班主任能有效搭建家校沟通桥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