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检具的测量系统分析(MSA),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步骤和建议:
一、数据收集
选择包含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的混合样本,例如各品种产品各20件,其中包含6件不合格品。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覆盖检具的关键测量参数。
测量执行
- 由1名专家先进行初步检查判断,再由3名检验人员对每个参数(如尺寸、间隙、面差等)检查两遍,记录数据。
- 对于高精度检具,建议使用高一级设备校验或第三方服务获取“不确定性”结果。
二、数据分析
统计指标计算
- 漏判率: nok(不合格)/ok(合格) - 误判率
- 一致性:通过统计图表(如散点图、箱线图)观察数据分布。
- 使用Minitab等软件进行R&R(量具研究)分析,设置部件数、操作人员数量及测量顺序(如随机化、嵌套法)。
- 对于位置度等复杂参数,可结合三维投影仪、卡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三、结果评估与改进
结论与建议
- 若漏判率或误判率超出可接受范围,需分析原因(如设备误差、人员疲劳)并改进。
- 对于综合检具(如多销位结构),可分别对每个检测销进行MSA,或采用分层抽样方法。
后续行动
- 定期对检具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测量稳定性。
- 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减少人为因素干扰。
四、注意事项
数据质量: 确保测量环境稳定,避免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 工具验证
报告规范:MSA报告应包含测量参数、统计结果及改进措施。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评估检具的测量能力,确保其满足工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