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解读 职业培训 课程可分为什么

课程可分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5-05-15 01:42:52

课程的分类方式因划分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信息,主要可分为以下类型:

一、按课程内容属性划分

课程可分为什么

学科课程

以学科知识为核心,如数学、语文、物理等,强调系统性知识体系。

活动课程(经验课程)

以学生活动经验为中心,通过实践操作获取直接经验,如实验、社会实践等。

二、按课程实施要求划分

必修课程

所有学生必须完成的课程,旨在培养基础能力。

选修课程

学生可根据兴趣或需求选择的课程,侧重个性发展。

三、按课程表现形态划分

显课程

有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及评价标准的课程。

潜课程

通过隐性方式影响学生的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如校园文化、师生关系等。

四、按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划分

分科课程

课程可分为什么

以单一学科组织教学,如数学、历史等。

综合课程

跨学科整合内容,强调学科间的关联性,如科学综合实验。

五、按课程设计主体划分

国家课程

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编制,体现国家教育意志。

地方课程

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地方需求设计。

校本课程

由学校自主开发,满足特定学生需求。

六、按课程任务划分

基础型课程

培养公民基础能力,如读写算能力。

拓展型课程

拓展知识视野,发展特殊能力,如艺术、体育等。

研究型课程

培养探究精神与能力,如科学实验、社会调查等。

课程可分为什么

补充说明

功能角度:

工具性课程(如计算机技能)、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传统分类:部分文献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但此分类已逐渐被上述多维度分类体系取代。

以上分类标准并非相互独立,实际课程设计常综合运用多种分类维度。例如,一门物理课可以是国家课程、必修课程、分科课程,同时承担基础型课程和工具性课程的职能。

温馨提示:
本文【课程可分为什么】由作者 彭老师 提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学习笔 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All Right Reserved
粤ICP备1505356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