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制代码的起源可追溯至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其理论基础受中国古代《易经》启发,但实际应用由美国数学家香农推动。具体发展历程如下: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7世纪提出二进制理论,受中国古代《易经》中阴阳思想启发,认为二进制(0和1)可表示宇宙万物。他撰写了《数字科学新论》手稿,系统阐述二进制算术,但未获广泛认可。
关键人物与贡献
- 莱布尼茨: 17世纪德国数学家,首次系统研究二进制,提出“1与0,一切数字的神奇渊源”,为计算机科学奠定基础。 - 乔治·布尔
二进制从理论走向实践,成为计算机内部数据存储和处理的基础。20世纪中叶,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二进制编程与机器码结合,形成现代计算体系。
总结:
二进制代码的起源是多源融合的结果,莱布尼茨的理论奠基,结合《易经》的哲学思想,最终通过布尔代数和信息论在计算机领域实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