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奥数难题:
老板第一次赔了100元(给小伙子的假钱),第二次赔了100元(给邻居的真钱),总共赔了200元。
小明钓了0条鱼,因为6条没头是0条,9条没尾也是0条,8条只有半个身躯还是0条。
ABCDE × A = EEEEE,经过验证,题目少打了一个E,正确答案需要补充一个E。
然后他又花10块钱买回来,11块钱卖给另外一个,问他赚了多少?。
要将萝卜拉到1000公里外的B城去卖,驴子一次性可驮1000根胡萝卜,但每走一公里要吃掉一根胡萝卜。问商人共可卖出多少胡萝卜?。
有两条路,一条是活路,另一条是死路。路口上有两个人,一个说真话,另一个说假话。你可以问他们一人一个问题,但他们的回答只能是"是"或者"不是"。从而你自己判断出哪条是活路来。
他们四人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石头到底有多少公斤重?。
其中一班分到20个,其余的平均分给剩下的两个班。这道题不仅考察了孩子们的运算能力,也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儿子今年12岁,这道题的解答通过推演出妈妈当前的年龄为37岁,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对年龄关系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7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6倍,而儿子今年12岁。通过推演,妈妈当前的年龄为37岁。
通过鸡和兔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这类问题通常要求学生假设全是鸡或全是兔,然后通过脚数的差值求出另一种动物的数量。
涉及分配物品时的盈余和不足,通过盈亏差值除以分配差值,求出人数或物品数。
涉及在一定距离内植树的棵数,根据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区分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只栽一端的情况。
涉及年龄差和倍数关系,利用年龄差不变的特性,通过倍数关系求解。
已知两个数的和、差或倍数关系,通过和差公式或倍数关系求解。
涉及速度、时间和距离的关系,利用公式速度×时间=距离,结合相遇、追及等情境求解。
涉及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设总工作量为单位“1”,通过工作效率和时间的关系求解。
涉及溶液的浓度、溶质和溶剂的关系,利用公式浓度=溶液溶质×100%求解。
涉及成本、售价和利润的关系,利用公式利润=售价−成本求解。
涉及数列的规律、递推关系等,通过观察数列的规律,尝试找出相邻项之间的关系,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或递推公式。
这些题目涵盖了多种数学思维和解题技巧,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