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中,“什么减什么等于什么”通常指的是减法运算,即从一个数(被减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减数)得到的结果(差)。例如:
1. 10 - 1 = 9
2. 15 - 1 = 14
3. 50 - 43 = 7
4. 134 - (34 + 63) = 37
这些都是减法的基本例子,展示了被减数、减数和差之间的关系。在减法算式中,被减数位于减号前面,减数位于减号后面,差则位于等号后面。
对于更复杂的减法问题,例如涉及多个数的连续减法或者减法的组合,可以通过调整运算顺序或者使用加法的逆运算来解决。例如,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先把所有的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个和。
在奥数中,减法不仅用于基本的算术运算,还可以用于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解决方程或者进行逻辑推理。例如,通过设定未知数和解方程,可以找到满足特定条件的被减数和减数。
总结来说,“什么减什么等于什么”在数学中指的是减法运算,通过被减数减去减数得到差。这个运算在数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