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招学校投档数的计算涉及招生计划、考生成绩排序及投档比例三个核心要素,具体规则如下:
一、招生计划与投档比例
招生计划
各高校根据专业需求、教学资源等确定每个专业组的招生计划人数,例如某专业组计划录取50%的招生计划。
投档比例
高校按招生计划确定投档比例,常见为批次划分(如第一批次50%、第二批次30%等)。
二、考生成绩排序规则
总成绩排序
考生总成绩由“职业技能+语文+数学”三科成绩组成,按从高到低排序。
排序原则
- 总分高的考生优先录取;
- 总分相同则按职业技能成绩排序;
- 职业技能相同则按语文成绩排序;
- 文科类考生(未参加职业技能考试)直接按语文、数学成绩排序。
三、投档数计算与录取流程
计算投档数
根据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结合考生排序结果,计算出每个专业组的投档人数(四舍五入到个位数)。
平行志愿投档
- 按排序后的考生名单,依次匹配高校招生计划;
- 当遇到多名考生总成绩相同时,按上述排序规则继续比较;
- 考生填报多所志愿时,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原则。
四、示例说明
假设有3所高校的某专业组计划录取30人,投档比例为30%,考生总成绩排序后如下:
1. 考生A:总成绩950分
2. 考生B:总成绩940分
3. 考生C:总成绩930分
4. 考生D:总成绩920分
...
当投档数计算完成后,前9人(30% of 30)将按上述规则被录取。
五、注意事项
投档线是动态形成的,由实际投档情况统计得出;
不同省份或院校的具体规则可能略有差异,需以本省《招生计划手册》或教育考试院官方文件为准。
通过以上步骤,高校可科学确定投档数,实现招生计划与考生能力的有效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