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一、学科地位与排名
该专业是山东大学2020年新增的3个战略新兴本科专业之一,与密码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并列为首批设置该专业的高校。
多学科交叉优势
依托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等学科,形成覆盖能源、材料、物理等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体系,拥有国家级及省级杰出人才和教学团队。
区域一流专业
根据校友会2024年专业排名,储能科学与工程位列全国第三名,属于A+级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二、专业特色与培养方向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储能领域多学科综合知识、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课程体系
结合国家战略需求,课程设置涵盖储能基础理论、电力系统、新能源技术等核心领域,并强化实验与科研实践环节。
行业应用导向
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氢能等产业紧密合作,培养方向涵盖储能系统设计、运行管理、技术研发等,就业前景广阔。
三、师资与科研实力
拥有国家及省级杰出人才、教学能手领衔的师资队伍,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国家级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实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四、就业前景
行业需求: 随着“碳中和”目标推进,储能行业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就业方向
总结
山东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学科优势、师资力量和行业资源,形成覆盖理论、实践、应用的全方位培养体系,毕业生在国内外储能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职业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