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就业信息申报需要根据就业状态选择正确的类型并填写完整信息,具体步骤如下:
一、就业类型选择
若已与单位签订电子就业协议且协议已回传至系统(需学校审核并加盖电子章),则直接同步就业信息,无需重复填报。
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需上传盖公章的劳动合同照片(所有合同页面),注意不能上传实习协议。
自主创业
需填写自主创业相关信息,如创业项目、经营主体等。
灵活就业(无合同)
适用于自由职业、临时工等未签订书面协议的情况,需在“就业类型”中选择“灵活就业(无合同)”。
二、必填信息填写
基础信息
- 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户籍地址、常住地址。
教育及工作经历
- 按时间顺序列出最高学历、工作经历及与岗位相关的技能或项目。
就业单位信息
- 单位全称(与工商注册一致)、社会信用代码、参保单位名称及社保编号。
就业协议/合同
- 电子就业协议需学校审核盖章后上传,劳动合同需完整上传合同页面。
三、注意事项
信息真实性
所有信息需与身份证、学历证明等材料一致,建议提前与单位确认信息准确性。
附件要求
- 合同需加盖公章,照片需清晰显示公司名称、工作场景等。
动态更新
- 已签署的电子三方协议会同步更新就业信息,更换单位需重新填报。
审核流程
- 学校或就业部门会对信息进行审核,若发现错误需及时修改。
四、操作渠道
线上平台: 通过“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小程序或学校就业信息网提交。 线下渠道
五、特殊情况处理
实习生:未签合同但已就业(如国企、银行等),需选择“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待就业:未找到工作或仅实习未签合同,需保持系统状态为“待就业”,单位信息将自动转为非必填。
通过以上步骤规范填报,可确保就业信息准确传递,为后续求职或创业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