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需要通过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的方式形成政策合力,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稳住就业存量
中小企业是城镇就业的主力军,需通过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优化产业链配套等措施缓解用工难问题。例如,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稳住制造业就业规模。
强化重点群体就业
- 高校毕业生: 推进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衔接,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强化职业发展能力。 - 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
- 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针对性技能培训,开发适合的就业岗位。
二、拓展就业增量
挖掘新业态新岗位
随着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发展,需通过政策引导支持新职业,如互联网营销师、养老护理员等。例如,推动“三支一扶”“西部计划”扩大规模,吸引青年投身基层服务。
推动产业升级带动就业
支持先进制造业、养老产业、家政服务等领域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创造新岗位。
三、提升就业质量
强化技能培训体系
推广“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模式,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竞争力。例如,组织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专项培训,并发放补贴。
完善就业服务机制
建立355个社区就业服务站点,提供职业介绍、创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结合季节性用工需求开展区域性招聘活动。
四、政策协同与保障
财政与金融支持
减税降费、提供创业贷款、设立专项基金等,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权益保障与激励
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保障低收入劳动者权益,推行“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鼓励企业吸纳就业。
通过稳企业、拓岗位、强服务三位一体,形成政策合力,才能有效应对就业挑战,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