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可以从政策支持、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服务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具体内容如下:
一、政策支持体系
- 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每招用1人1000元,最长3年);
-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申请20万元以下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合伙经营最高60万元;
- 困难毕业生就业补贴标准提升至每招用1人3000元。
社保与岗位保障
- 接收2年内高校毕业生企业可获1000元一次性就业补助;
- 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可享受社保补贴和职业培训。
二、平台与资源建设
创业孵化平台
- 支持高校入驻科技园、孵化器等平台创业,提供免费工位、项目辅导等全链条服务;
- 优先推荐孵化平台内企业招聘毕业生,增强平台孵化功能。
互联网与科研平台
- 鼓励毕业生利用互联网开展创意设计、数据分析等新业态创业,平台优先提供市场对接服务;
- 依托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等资源,推动产学研结合,拓展就业渠道。
三、人才培养与教育强化
职业规划与技能提升
- 将职业规划教育融入大学生活,从大一开展专业认知与职业素养培养;
- 推广“订单班”模式,与高校合作定向培养技能型人才。
再教育与升学支持
- 扩大硕士研究生和专升本招生规模,增加应届毕业生升学机会;
- 设立专项基金支持贫困家庭学生深造。
四、服务保障体系
就业信息与匹配
- 建立全国性就业信息平台,整合校招、社招等资源,实现精准匹配;
- 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通过政策倾斜解决重点群体就业难题。
社会保障与权益维护
- 完善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劳动者后顾之忧;
- 建立劳动纠纷调解机制,保障毕业生合法权益。
五、其他关键措施
激励征兵: 完善大学生入伍政策,确保征集数量与质量双提升; 优化创业环境
以上措施需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形成政策合力,确保覆盖不同群体和领域,形成“政策+平台+服务”三位一体的就业创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