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威信息,从事就业服务工作需从机构设置、服务内容、技术支持三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一、机构设置与职能定位
需由政府劳动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设立就业服务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就业服务工作,包括失业登记、岗位匹配、职业培训等。
收集企业招聘需求,形成岗位数据库,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高效对接平台。
二、核心服务内容
求职者服务
- 提供职业咨询、简历修改、面试技巧培训等基础服务。
- 开展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免费推送岗位信息及政策解读。
企业对接服务
- 协助企业发布招聘信息,筛选匹配求职者,优化招聘流程。
- 提供人才储备库建设,支持企业精准选人。
创业支持
- 开展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协助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及补贴。
- 搭配孵化基地资源,提供项目对接与融资服务。
三、技术支持与创新
数字化平台建设
- 开发自助终端机或线上平台,实现招聘信息发布、简历投递等“15分钟就业服务圈”。
职业导航功能
- 通过动态追踪企业需求,优化供需匹配效率,降低结构性失业。
培训体系完善
- 推行“先培训后就业”制度,提供职业技能提升课程,增强求职者竞争力。
四、政策与资源整合
政策宣传与落实
- 及时解读就业补贴、社保政策,帮助求职者享受权益。
多方合作联动
- 与高校、企业、社会组织合作,形成立体化就业服务体系。
通过以上措施,可系统化开展就业服务,实现高效对接供需双方,促进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