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就业信息填报需根据就业状态和具体类型选择规范流程,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就业状态分类填报
- 填写单位全称(含具体部门)、详细地址、联系人及电话,单位类型需与工商登记一致。
- 若为实习或未签协议就业,需在系统备注说明(如“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待业/无业
- 在就业状态栏选择“待业”或“无业”,说明未就业原因(如考研、创业等)。
- 工作单位栏填写“无”,其他情况可补充说明(如零就业家庭)。
二、特殊就业类型处理
基层服务类(如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需在就业信息中明确标注服务项目名称,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升学深造: 联系人为家长或亲属,单位填写毕业院校名称。 三、填报注意事项信息准确性
- 单位名称必须与工商注册全称一致,地址需包含完整门牌号,联系人需提供可联系职务。
- 固定电话需注明区号,移动电话建议同时填报。
提交时效性
- 通过学校就业平台(如“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小程序)或团委指定渠道提交,确保信息及时更新。
四、操作流程参考
线上填报: 关注学校就业公众号或小程序,按指引填写单位信息、上传协议并提交。 线下填报
> 提示:若涉及团委专项计划(如西部计划),需额外关注学校团委发布的岗位推荐信息,并在填报时注明具体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