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的录取流程和规则因考试类型和省份而异,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一、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主流)
考生志愿经系统按排位从高到低检索,排位靠前的考生志愿优先处理,直至完成省控线内考生投档。
高校录取
- 分数优先: 按分数从高到低依次匹配专业志愿,未录满专业组则进入调剂。 - 专业志愿优先
二、批次与志愿策略
如中考分四批次填报,不同赛道(如特长生)可跨批次选择目标校,未录取不影响后续批次。
志愿梯度设置
需合理搭配“冲稳保”志愿,避免所有志愿集中在同一梯度,确保录取概率。
三、特殊类型录取规则
专业级差
部分高校采用“分数+专业级差”模式,如某专业组内前10名按分数+5分录取,后续按分数排序。
单科成绩优先
如执信志愿录取时,单科成绩(如数学)排名靠前的考生优先被录取。
四、录取流程要点
一次投档
考生仅有一次投档机会,被录取后后续志愿自动作废。
调剂风险
若选择“服从调剂”,需确认组内无不愿报考的专业,否则可能被分配到不感兴趣的专业。
总结:
填报志愿需结合目标省份规则,重点关注志愿梯度、专业匹配度及调剂政策,确保录取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