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成交方式的填报需根据实际贸易条款和海关规定进行,具体规则如下:
一、常用贸易术语与海关代码对应关系
- 价格构成:仅包含货物成本价,不含运费、保险费及杂费
- 填报要求:出口报关单“成交方式”栏填FOB,运费栏和保费栏留空。
C&F(Cost and Freight)
- 价格构成:包含货物成本价及运费,不含保险费
- 填报要求:出口报关单“成交方式”栏填C&F,运费栏填报实际运费,保费栏留空。
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 价格构成:包含货物成本价、运费及保险费
- 填报要求:出口报关单“成交方式”栏填CIF,运费栏和保费栏均需填报实际金额。
其他术语处理
- EXW(EX Works): 工厂交货,买方承担运费、保险费及清关费,需在备注栏注明FOB价。 - DAP(Delivered At Place)
- DDP(Delivered Duty Paid):卖方承担运费、保险费及关税,需在备注栏注明FOB价。
二、填报规范与注意事项
- 依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规则》(如2020版)与海关《成交方式代码表》对应填报,确保术语包含的运费/保费在对应栏位体现。
- 若实际成交方式未在代码表中(如FCA),需按价格构成归类为FOB填报。
运费与保费的填报
- 出口报关:若成交价格已包含运费/保费,需在对应栏位填报;否则留空。
- 进口报关:完税价格需包含运输及保险费,成交价格若已包含则不填。
总价与单价的匹配
- 单价与总价需与成交方式一致,海关以出口发票上的FOB价格(不含运保费)为退税计算基础。
特殊术语转换
- 例如:
- CIP(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FOB(总价减运费、保费)
- DPU(Delivered Per Unit)→FOB(需额外申报数量)
三、常见错误与规避
术语混淆: 如FCA应填FOB而非C&F。 漏填风险
退税计算错误:未以FOB价为基础核算,可能导致退税失败。
建议出口企业填写前与客户确认成交条款,并通过海关系统(如H2000)核验FOB价,确保申报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