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高考志愿不被篡改,考生需从信息保护、操作规范和监督机制三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如下:
一、严格保护个人信息
保密账号密码
保护高考志愿登录账号及密码,避免泄露给他人。初始密码需及时修改为复杂组合(含字母、数字、特殊字符),并妥善保管。
限制公共访问
仅使用本人设备登录系统,避免在网吧、图书馆等公共场合操作,防止密码被盗取。
二、规范操作流程
定期备份数据
填报完成后及时保存志愿信息,并定期备份原始数据,以防系统故障导致信息丢失。
安全退出系统
每次使用后选择“安全退出”,关闭浏览器页面,避免他人远程修改。
确认信息准确性
仔细核对个人信息及志愿内容,避免因输入错误导致后续修改。
三、加强监督与应急处理
关注官方动态
密切留意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志愿填报时间、规则及状态更新,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
及时查询状态
填报后频繁登录系统查看志愿状态,发现异常立即联系招办核实。
建立责任追溯
考生需书面确认志愿内容,管理部门建立统一信息平台,所有修改需实时通知考生,增强透明度。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志愿被篡改风险,保障考生升学意向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