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项目成熟度评价需遵循标准化流程,结合技术成熟度模型(如TRL)和风险评估体系,确保内容完整性和准确性。以下是具体步骤:
一、核心填报内容
- 目标与现状:
明确项目目标、国内外发展现状及主要研究内容。
- 应用范围:描述技术使用环境、条件及预期对象(如型号、系统等)。
- 关键要素:
识别关键技术元素,分析其功能、发展历程及现状。
- 成熟度等级:根据TRL模型(1-9级)或通用成熟度标准,逐项评估技术成熟度,确保满足前置条件。
- RPN计算:
使用风险系数公式(RPN=严重度×频度×侦测度)评估问题级别,分类为A(高风险)、B(中风险)、C(低风险)。
- 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等级问题制定应对措施,明确解决进度。
二、填报规范
- 遵循“项目概述→评价工作概况→技术成熟度评价→风险评估”四大部分,每部分需包含目标、现状、分析及结论。
- 使用表格(如评价工作计划表、关键技术元素表)规范数据呈现。
材料支撑
- 提供技术指标、试验数据、政策文件等证明材料,确保自评结果可追溯。
- 若存在技术限制,需在“评价支撑证明材料”中说明原因。
三、注意事项
时效性: 根据项目进展动态更新评价内容,确保数据反映最新状态。 规范性
协作性:评价工作需明确工作组及分工,确保各阶段任务衔接。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完成项目成熟度评价填报,为后续决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