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就业中介乱象,可采取以下措施应对:
一、预防措施
优先选择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持有合法营业执照的机构,可通过官方平台或可靠推荐签约。
核实资质与口碑
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第三方评价平台或亲友推荐,确认中介的经营资质和信誉。
谨慎签订合同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对工资、工作时间、服务内容等核心内容进行核实,避免模糊表述。
二、证据收集
书面证据
保存招聘广告、职位信息截图、与中介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合同、收据及转账凭证(标注服务内容)。
电子证据
截图中介的虚假承诺(如“包就业”“高薪”)、培训内容录音、层级关系图谱等。
三、维权途径
行政投诉
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或工商管理部门举报,提供涉及人数、收费金额、资质文件及用工单位信息。
协商解决
直接与中介沟通,要求退还不合理费用、补足工资,保留协商记录。
法律途径
- 仲裁或诉讼: 若协商失败,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可提起诉讼。 - 索赔依据
四、其他措施
保留人身安全证据:若遭遇恐吓、殴打,拍照留存威胁短信或视频。
联合维权:通过媒体曝光、社交平台发声,形成社会舆论压力。
建议优先通过劳动监察部门投诉(12333热线)或工商部门举报(12315热线),配合提供证据材料,依法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