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具体选择需结合所在省份政策:
- 特点:
同一批次可填报多个院校志愿,无主次之分,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投档。 - 适用省份:黑龙江、甘肃、山东、内蒙古等。 - 示例:考生填报A、B、C三所院校志愿,系统按分数从高到低匹配符合条件的院校。
- 特点:
按志愿顺序依次录取,需注意志愿梯度设置。 - 适用省份:黑龙江、安徽、江西、甘肃、吉林、广西、河南、山西、陕西、宁夏、云南、四川等。 - 示例:考生填报第一志愿为某高校,第二志愿为次优选择,未录取则继续考虑后续志愿。
- 特点:
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填报,同一院校不同专业可分属不同组,兼顾专业灵活性与志愿匹配度。 - 适用省份:黑龙江、安徽、江西、甘肃、吉林、广西、河南、山西、陕西、宁夏、云南、四川等。 - 示例:考生先选专业组(如计算机类),再从该组内选择具体院校。
- 特点:
先选专业(类),再选院校,强调专业方向明确性。 - 适用省份:浙江、山东、辽宁、河北、重庆、贵州、青海(2025年)等。 - 示例:考生选择“物理学类”后,从多所高校中挑选具体院校。
其他说明:
部分省份采用“小平行”模式,即第一志愿限一所高校,后续志愿可平行填报多所。- 填报方式包括网上填报、手工填报、咨询填报等,但核心形式仍以志愿组合类型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