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考志愿填报需遵循“3+3”模式、平行志愿规则及科学策略,具体流程如下:
一、基本规则与流程
- 采用“3+3”模式,总分750分,其中3门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占450分,3门选科(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占300分。
- 专业(类)+学校平行志愿,最多填报96个志愿,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
批次划分
- 分为提前批(含特殊类型招生)、本科批(提前批+常规批)、专科批,各批次时间节点明确。
二、填报时间与方式
时间: 成绩公布后10天内完成,常规批分三次填报(本科计划7月5-7日、剩余计划7月24-26日、补录7月31日)。 方式
三、填报策略
- 以位次而非绝对分数参考,结合往年录取数据确定可报考院校范围,例如前10%考生可冲刺“双一流”高校。
志愿梯度设置
- 采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策略,将最心仪的专业(如山东大学)放在第一志愿,后续志愿拉开梯度。
选科与专业匹配
- 硬核选科要求(如医学需物化生),提前关注专业目录并匹配学科优势,避免因选科失误导致志愿作废。
四、注意事项
避免调剂风险: 每个志愿需明确专业和学校,无调剂可能。 关注特殊类型招生
利用辅助工具:通过志愿预填系统动态调整志愿顺序,但需以官方信息为准。
总结:山东高考志愿填报需综合成绩、位次、选科及政策,科学规划、合理梯度是关键。建议考生提前熟悉规则,多与家长、老师交流,并利用官方资源辅助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