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就业援助计划的撰写需围绕政策要求、目标设定、实施措施等核心要素展开,具体可参考以下要点:
一、活动主题与时间
明确活动主题(如“就业帮扶、真情相助”)及具体时间范围,通常为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上旬。
二、援助对象
重点关注登记失业的残疾人,包括高校毕业生、家庭贫困人员、零就业家庭及一户多残家庭中的残疾人。
三、工作目标
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残疾人完成登记认定;
为每位未就业对象提供至少一次职业指导或岗位推荐,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
帮助残疾人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创业培训等政策。
四、实施措施
收集企业岗位信息,直接推荐给残疾人,尤其针对社区特色群体(如盲人按摩)开展定向就业;
通过入户摸查、职业指导等“一对一”帮扶,提升就业成功率;
协助残疾人申请社会保险、税收优惠等补贴,简化办理流程。
五、保障机制
建立社区残联与用人单位的联动机制,发挥专职委员、就业指导员的作用,形成常态化就业服务网络。
六、总结与评估
活动结束后,需对就业率、政策落实效果等指标进行评估,形成书面报告,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