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就业补助金的赔付方式及标准如下:
一、赔付主体与发放时间
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而非工伤保险基金。
发放时间
通常在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聘用关系时一次性支付。
二、赔付标准与计算方式
计算基数
以职工本人工资为基数,具体公式为:
$$text{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 text{赔偿基数} times 9 text{个月}$$
其中赔偿基数一般为职工所在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伤残等级对应月数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不同伤残等级对应不同月数:
- 五级:18个月
- 六级:16个月
- 七级:13个月
- 八级:11个月
- 九级:9个月
- 十级:7个月。
特殊情况调整
若职工在领取伤残津贴期间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以下标准递减支付:
- 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按剩余退休年限每减少1年递减20%;
- 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按全额的10%支付。
三、其他注意事项
与退休年龄的关系
- 职工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时,停止发放伤残就业补助金。
- 若退休前1年内解除劳动关系,按10%支付;超过1年不足5年按20%递减,以此类推。
地区差异
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例如,上海市对七级伤残职工按13个月的本人工资支付,而其他地区可能不同。
与其他补助的关联
- 五级至十级工伤职工若需生活护理,可额外获得30%的增发比例。
四、法律依据
核心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 补充说明
以上内容综合了全国性法规及地区实践,具体操作需以当地最新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