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意向率的计算方式需结合具体统计口径和定义,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常见形式:
一、广义就业意向率
包含就业和深造两种情况,计算公式为:
$$
text{广义就业意向率} = frac{text{选择就业人数} + text{选择深造人数}}{text{毕业总人数}} times 100%
$$
选择就业:签订三方就业协议、灵活就业等;
选择深造:国内升学(如考研、考公)或出国(境)留学。
示例:某高校共有毕业生1000人,其中600人签订三方协议就业,200人选择考研,100人出国留学,则广义就业意向率为:
$$
frac{600 + 200 + 100}{1000} times 100% = 90%
$$
二、狭义就业意向率
仅统计签订三方就业协议或灵活就业的毕业生,计算公式为:
$$
text{狭义就业意向率} = frac{text{签订三方协议人数} + text{灵活就业人数}}{text{毕业总人数}} times 100%
$$
签订三方协议: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就业合同;
灵活就业:如自由职业、短期项目等。
示例:某高校1000名毕业生中,500人签订三方协议,300人选择灵活就业,则狭义就业意向率为:
$$
frac{500 + 300}{1000} times 100% = 80%
$$
三、注意事项
不同高校或机构可能对“就业”和“深造”的定义存在差异,建议以本校官方说明为准;
部分高校会将统计时间延长至毕业6个月或12个月,以观察长期就业意向;
需以学校官方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为准,避免因统计滞后影响结果。
以上两种口径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使用,建议关注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发布的官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