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志愿填报时所需的 报名号,综合相关信息说明如下:
一、定义与作用
报名号是考生在高考报名时由教育考试机构统一分配的 14位唯一编号,主要用于:
1. 身份识别:在志愿填报系统中确认考生身份,确保信息与报名档案匹配;
2. 录取信息关联:在部分高校或考试场景中,需通过报名号查询录取结果或学籍信息。
二、与准考证号的区别
报名号包含 年份、国标行政区划代码、顺序号
三部分(如2023年+考生所在省份代码+000001),而准考证号仅为10位数字(含考生照片、考试信息等);使用场景
报名号主要用于 报名及志愿填报阶段,准考证号则用于 考试阶段(如进考场验证身份)。
三、查询方式
若忘记报名号,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联系当地招生办: 提供身份证、报名回执等材料申请补号; 部分考场会在准考证上印刷报名号(但部分考生可能因信息泄露导致缺失)。查看准考证:
四、注意事项
1. 填报志愿时务必与 身份证号、 学籍号等材料保持一致;
2. 若在高校官网查询信息,部分院校可能要求同时提供报名号和身份证号。
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仔细核对报名号,避免因信息错误影响录取结果。若对报名号有疑问,建议通过官方渠道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