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搜索结果,能源站主要模式可分为以下五类,结合权威性和时效性信息整理如下:
由国网湖北综合能源公司采用,负责武汉光谷科技大厦能源站的投资、建设及运营,采用“电制冷+燃气锅炉”形式,年节约标煤89.2吨。
业主自投资运营模式
业主方独立完成投资、建设及维护,适用于需自主控制能源供应的场景,可提升利用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多站融合智慧能源站
通过连接多个能源站形成智能系统,实现冷热电三联供、地源热泵等技术集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例如苏州高铁新城采用节能量保证型合同能源管理。
分布式多联供模式
建于用户端,支持冷热电独立运行或并网,整合多种能源需求,缓解局部能源紧张,常见于商业综合体或工业园区。
综合能源服务站模式
包含油气充换电合建站、光储充换电站等,推动交通与能源系统协同。例如定州唐河桥站作为加氢站案例,未来可能成为城市基础设施标配。
总结:
选择模式需根据项目需求(如投资主体、能源类型、区域协同等)决定,当前主流为BOOT模式和多站融合智慧能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