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的会计科目设置需根据捐赠方与接受方的性质及捐赠用途进行区分,具体如下:
一、接受捐赠的会计科目
企业接受捐赠(包括现金、物资等)属于非经常性收入,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例如:
- 接受现金捐赠: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贷: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 接受非货币捐赠: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贷: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资本公积
若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应计入"资本公积"科目。例如:
- 接受固定资产捐赠:借:固定资产,贷:资本公积—接受捐赠资产
政府补助
若捐赠来自政府且符合政府补助条件,应计入"其他收益"科目。
二、对外捐赠的会计科目
对外捐赠属于非营业性支出,需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例如:
直接捐赠现金: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贷:银行存款
通过非营利组织捐赠: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
三、其他注意事项
捐赠用途分类
- 限定性捐赠: 需在指定用途内使用,计入"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 非限定性捐赠
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处理
若为行政事业单位且捐赠应上缴财政,需通过"应交财政款"科目核算。
总结
| 捐赠方向 | 会计科目(企业) | 会计科目(民间非营利组织) |
|----------------|------------------------|-------------------------------|
| 接受捐赠 | 营业外收入/资本公积 | 捐赠收入-限定性/非限定性 |
| 对外捐赠 | 营业外支出 | 营业外支出 |
需根据具体业务场景选择适用科目,并确保符合相关会计准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