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学数学“结余多少钱”教案的详细设计,综合多个版本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
掌握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计算节余金额。
理解人民币基本单位及换算关系,能进行简单货币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分析、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索,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用画图(如线段图)直观表示数量关系,理解多种解题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与方法。 难点
三、教学准备
教材、学具(如人民币面额卡片、线段图工具)。
多媒体课件,包含生活情境图示(如家庭收支图)。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1. 展示亮亮和奶奶八月的收支图,提问:
- 总收入:爸爸妈妈寄回800元 + 奶奶补贴185元 = 985元
- 支出:845元
- 结余:985元 - 845元 = 140元
2. 引导学生理解“结余”的含义:因节约而剩下的钱。
(二)探索新知(15分钟)
基础计算
- 先求总收入再减支出:$800 + 185 - 745 = 240$元
- 先减支出再求总收入:$800 - 745 + 185 = 240$元
- 强调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多种计算方法
- 分步计算:$800 - 745 = 55$,$55 + 185 = 240$元
- 列综合算式:$800 + 185 - 745 = 240$元
- 估算:248元/月节余,需攒3个月买洗衣机。
直观图辅助
通过线段图展示收支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基础题
- 九月份节余260元,十月份节余230元,两个月共节余:$260 + 230 = 490$元。
- 用620元买洗衣机,每月节余225元,需攒:$(620 - 225)÷230 ≈ 1.65$个月(需2个月)。
应用题
- 小刚奶奶带500元购物,商品价格分别为120元、150元、80元,可买哪些组合?剩余多少钱?(4种买法)。
(四)拓展延伸(5分钟)
储蓄计划
- 讨论如何制定储蓄计划,例如每月固定存入一定金额。
促销活动
- 结合商场促销情境,计算实际节余金额(如满减、折扣)。
五、教学反思
通过情境化教学和多样化计算方法,学生能较好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需关注部分学生在估算和长期储蓄规划中的困惑,建议增加专项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