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的使用始于新石器时代,具体发展阶段如下:
以仰韶文化为代表,陶器制作简单粗糙,多为夹砂陶,表面有绳纹、人面纹等装饰,主要用于炊煮和储存。
新石器时代晚期(约4900-2000年前)
彩陶出现,如仰韶文化的彩陶以红底黑彩为主,商代晚期则发展出三彩陶,釉色丰富,纹饰精美。
夏商周时期
- 夏代: 二里头文化出现白陶,胎质坚硬细腻。 - 商代
- 周代:陶器形制多样化,如陶鼎、陶豆等,兼具实用与礼仪功能。
陶器种类进一步丰富,包括灰釉陶、绿釉陶等,用途扩展至祭祀、葬礼等场合,形状更加多样化。
总结:
陶器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其发展贯穿夏商周至汉代,技术不断进步,功能从实用工具演变为兼具艺术价值的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