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教初中生使用显微镜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显微镜的构造与部件识别
- 镜座:底部支撑结构
- 镜柱:垂直于镜座的短柱
- 转换器:可转动的圆盘,安装不同倍数的物镜
- 准焦螺旋:粗准(大幅升降)和细准(精细调节)
- 物镜:靠近标本的放大镜
- 载物台:放置标本的平台
- 压片夹:固定玻片的夹具
- 目镜:靠近眼睛的放大镜
光学系统
- 反光镜:平面镜(强光)和凹面镜(弱光)
- 聚光镜:调节光线强度的透镜组
- 通光孔:光线进入的通道
- 光圈:控制光线量的圆形开口
二、使用步骤
取镜和安放
-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距台边缘7cm处(略偏左),安装目镜和低倍物镜。 - 转换器转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遮光器至最大光圈,通过反光镜观察明亮的圆形视野。
对光
- 光线强时用平光镜和小光圈,弱时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 目镜、物镜、通光孔需在一条直线上,左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调整至视野清晰。
观察
- 双眼睁开,先低倍后高倍,先下降后上升,先粗调后细调。 - 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后,将玻片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至清晰。
清洁与收镜
- 用擦镜纸擦镜头和目镜,物镜偏转至两旁,镜筒降至最低处收纳显微镜。
三、注意事项
放大倍数计算
-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如目镜10×物镜40=400倍)。 - 高倍镜下细胞体积增大但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操作规范
- 转动物镜时需先降镜再升镜,避免物镜碰撞玻片。 - 实验后及时整理镜片和玻片,避免划伤。
常见错误纠正
- 物像偏移时,需反向移动玻片(如右上方物像需向左下方移动)。 - 看不清物像时,先调粗焦螺旋至物镜接近玻片,再细调。
四、进阶应用(可选)
油镜使用: 高倍镜后换油镜(如400倍),需滴加香油或凡士林减少摩擦。- 临时装片制作
通过规范操作和逐步练习,初中生可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应用于细胞结构观察等实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