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身手”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初次尝试或展示某种技能、能力或处理事务。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第一次做某件事,强调“初次”和“尝试”的动作;
在特定场合下初次展现个人才华或专业技能,常带有“展示实力”的意味。
二、出处与用法
出处:最早见于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小生出来游学,不想初试身手,如此威势。”
语法功能:可作谓语、定语或状语,例如:
作谓语:“他初试身手便解决难题。”
作定语:“这是他初试身手的作品。”
作状语:“初试身手时有些紧张。”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崭露头角、初露锋芒、初出茅庐、初涉世事
反义词:深藏若虚、文韬武略
四、使用示例
“小李刚加入团队,第一次负责项目策划,真是初试身手便提出创新方案。”
“这位年轻棋手初试身手便战胜了经验丰富的对手。”
“她第一次做蛋糕,虽然有些手忙脚乱,但味道还不错。”
五、相关辨析
需注意与“试手”的区别:
试手:侧重“试探性操作”,如“试手新工具”;
初试身手:强调“初次展示能力”,如“初试身手获认可”。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初试身手”是一个强调“初次尝试并展示能力”的成语,需结合具体语境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