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艺考初试内容因地区和具体院校有所差异,但综合多个信息源,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一、身体条件与形象气质(10%-20%)
重点考察“三长一小”特征:腿长与身长差值≥12厘米为达标,超过15厘米为优秀;手长与身高差值≥2厘米为标准,≥4厘米为优秀。
- 其他要求包括头小脸小、瓜子脸等视觉效果。
软开度与协调性
通过竖叉、横叉、小胯、大胯等基本功测试,评估柔韧性、控制力及身体协调性,部分学校可能包含搬腿测试。
二、基本功与技术技巧(30%-40%)
柔韧性
考官通过压腿、下腰等动作考察柔韧性,部分项目要求达到专业级别标准。
弹跳与爆发力
通过跳远、立定跳远等测试评估基础体能。
控制与技巧
包括旋转、翻腾等动作的完成质量,以及动作的稳定性和节奏感。
三、剧目表演(20%-30%)
自备剧目
需准备1-2分钟完整舞蹈片段,时长通常不超过2分钟,要求展现个人风格与技巧。
舞蹈类型
可选择中国舞(民族舞/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等,建议结合自身特长。
四、即兴表演(10%-20%)
音乐即兴
考官播放无歌词音乐,考生需根据节奏、旋律即兴编排舞蹈,考察创编能力。
模仿能力
考官示范舞蹈片段,考生需精准模仿动作,评估观察力与协调性。
五、其他环节(5%-10%)
文化考试: 部分院校可能包含语文、数学等基础科目,或艺术类专项测试。 口试/面试
建议
根据自身特长(如舞蹈、音乐、美术)选择专业方向,并针对性训练。
注重柔韧性、协调性和节奏感的训练,建议每天进行竖叉、横叉等基础功练习。
优先选择2分钟以内的作品,结合中国舞类考生可优先尝试民族舞。
以上内容综合了多个来源,具体以目标院校的官方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