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学生的分类主要基于学习阶段和语言水平,具体如下:
一、学生分类方式
- 语言生:
在韩国语课程班学习,主要目的是考取韩语等级证书(如TOPIK),为升学做准备。通常需通过韩语水平测试(如TOPIK 4级)后进入本科或研究生阶段。 - 本科生:通过韩语考试(如TOPIK 4级)后进入大学本科学习,部分专业需在语言班完成韩语课程。 - 研究生:完成本科学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及以上学位,通常要求具备较高韩语水平。 - 交换生:来自其他国家的短期学习学生,需返回原校完成学业,通常已具备韩语基础。
- 专业课:
一般每门3学分,每学期修5-6门课程。 - 教养课:每门2学分,侧重人文素养培养。
二、成绩与学分计算
成绩评定:采用 相对评价制,成绩分为A+(4.5分)、A(4.0分)、B+(3.5分)等9档,F为不及格。- 学分计算:每门及格课程(C及以上)计1学分,未通过需重修。每学期修6-8门课程,累计18-24学分。- 毕业要求:本科通常需130-160学分,具体因学校和专业而异。
三、其他分类维度
学术背景:非韩语专业学生需在语言班完成1年韩语学习后降级续读本科。- 特殊群体:如交换生、短期访学者等,按合作学校规定执行。
以上分类方式综合了语言能力、学习阶段及学术要求,确保教育体系与学生需求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