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班群班规的撰写需要结合学校要求、班级特色和实际情况,明确行为规范、奖惩机制和班委职责。以下是一个综合参考的模板,供参考:
一、班级宗旨与目标
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规范管理,实现班级量化考核达标,争创优秀班集体。
二、日常行为规范
- 按时到校,不迟到、早退、旷课。因事迟到需从后门进入并主动说明原因。
- 旷课需提前报备并获得批准,连续旷课超过2次将影响综合测评。
学习要求
- 认真听讲、勤做笔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课后主动完成作业,杜绝抄袭行为。
- 每周阅读专业书籍不少于2本,建立学习小组并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纪律要求
- 上课期间禁止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保持安静有序的课堂环境。
- 尊重师长和同学,言行举止得体,不发生争执或冲突。
三、班级活动与组织
活动参与
- 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学术讲座、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每次活动需提前报名。
- 活动期间需遵守秩序,服从组织安排,展现班级良好风貌。
班委职责
- 班委需定期召开班会,传达学校通知并组织班级活动。
- 负责学习、生活等专项工作的协调与落实,及时反馈同学意见并解决问题。
四、奖惩机制
奖励措施
- 月度优秀学生评选:综合学习、纪律、活动参与度等指标,授予“优秀学生”称号。
- 特殊贡献奖:对学术竞赛获奖、社会实践突出者给予表彰。
惩罚措施
- 违反考勤规定者需在班级通报批评,并赔偿班级损失。
- 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者将面临重修课程或纪律处分。
五、附则
本班规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全体同学需自觉遵守。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需经班委会讨论通过。
班规解释权归班委会所有,与同学无关。
建议:
撰写时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调整条款,例如增加心理健康辅导机制、设立班级基金等特色内容。班规应注重引导性,避免过度惩罚,通过正面激励促进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