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总分结构图主要反映考生总成绩的构成方式,不同省份可能存在细微差异,但整体框架一致。以下是综合多个信息源后的解析:
一、总分构成
包含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科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
选考科目成绩(300分)
根据不同省份政策,选考科目组合方式有所差异:
- 3+3模式: 考生从物理/历史中选1科,再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选2科,共3门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每科满分100分。 - 3+1+2模式
二、等级赋分特点
采用 分数排名百分比换算,即根据全省考生在该科目中的排名确定等级,不同省份等级划分可能不同(如A等级占10%、B等级占30%等)。
选考科目成绩不直接反映卷面分数,而是体现考生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
三、示例说明
以3+3模式为例,若某考生语文140分、数学135分、外语120分(总分为495分),选考科目为物理95分、化学85分(总分为180分),则:
原始总成绩:495 + 180 = 675分
等级赋分后总成绩:根据等级换算后可能为700分(具体需参考当年省级分数线和排名)。
四、注意事项
部分省份可能对选考科目范围或等级赋分规则有调整,建议考生查询本省《招生计划手册》或教育考试院官网。
总分与志愿填报密切相关,考生需结合分数段、院校专业录取规则综合规划。
以上解析综合了全国大部分省份的新高考政策,具体以考生所在省份最新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