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有信息,四川师范大学的发展可围绕以下核心方向展开:
一、坚守师范特色,强化教育质量
优化师范类专业
进一步完善师范类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双导师制”“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教师。
深化产教融合
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开展产学研项目,设立创新创业基金,推动地方经济与教育资源协同发展。
二、聚焦学科建设,打造一流学科群
优化学科结构
以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为核心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等优势学科为支撑,集中资源申博,力争进入国家一流学科阵营。
推动交叉融合
注重学科间的协同创新,形成教育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协同创新生态,提升整体学术竞争力。
三、提升国际化水平
拓展国际交流
建立国际联合培养机制,鼓励师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合作研究,提升学校在国际教育领域的知名度。
引进国际资源
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双语教学、国际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四、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
支持区域战略
结合西南地区发展需求,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地方特色产业人才培养,如农业、医疗、教育等领域。
推动社会服务
依托高校科技园、劳动实践基地等平台,开展技术研发、社会调研等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和乡村振兴。
五、完善内部治理与人才培养体系
实施“三步走”战略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推进教学改革,完善评价机制,形成“川师40条”教学规范。
强化思政教育
建立“十大育人”体系,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学科竞赛提升计划,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六、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
新校区建设
推进青白江新校区建设,优化三校区布局,提升教学科研硬件条件。
学科平台升级
加强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的科研平台建设,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方向协同推进,四川师范大学可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师范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定位,服务国家教育强省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