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在外工作期间若遭遇诈骗,可参考以下综合应对措施:
一、立即报警
通过当地报警电话或使领馆协助报警,提供诈骗细节(如时间、地点、金额、涉及人员等)及证据(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
跨境诈骗的特殊处理
若涉及中国境外的诈骗行为,可联系中国驻当地使领馆申请领事保护或协助调查。
二、收集与保存证据
核心证据类型
- 书面证据: 合同、协议、工资单、工作安排文件等,需保留原件及复印件。 - 电子证据
- 资金流向证明:银行转账记录、缴费凭证等,用于追踪损失。
将所有证据分类整理,建立电子档案,方便后续提交给警方或律师。
三、联系中国使领馆
若在海外且无法联系国内机构,可向中国驻当地使领馆申请紧急援助,包括法律咨询、协调调查等。
四、寻求法律援助
咨询专业律师
通过当地法律机构或中国驻外使领馆推荐律师,了解自身权益及法律途径。
法律途径选择
- 刑事追责: 若诈骗金额达到当地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如中国标准为3000元起),可依据《刑法》第266条提起刑事诉讼。 - 民事诉讼
五、配合调查与后续处理
按时提供证据,协助警方追踪诈骗分子,可能通过国际警务合作追回损失。
跨境维权协作
若涉及跨国诈骗,需配合中国司法机关的调查,提供境内外证据链。
六、其他辅助措施
联系中介机构: 若通过留学中介被骗,可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 心理支持
注意事项:
诈骗金额认定标准因地区而异,需结合当地法律判断;
若涉及劳务纠纷,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签订合同时注意保留修改痕迹,明确退款条款。